红斑的化学清除法:

之前有人用味精水除锈,在某些情况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味精水可以除去一部分红斑,这是因为红斑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而氧化亚铜是一价铜的氧化物,味精水去除红斑的原理是氨基酸类对一价铜的络合作用,但是,络合一价铜的比较理想的试剂,是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在受热条件下,容易变质为带有2个硫键的胱氨酸,因此我们也可以在PH=9的条件下,使用相对稳定的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来络合红斑,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花几百块钱买个恒温水浴锅,把水浴温度设定在60度,隔水加热浸泡铜器的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这样反应速度会加快,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溶液会在10分钟后开始发黄,并且颜色越来越深,在溶液彻底浑浊之前,更换溶液,这样反复几次,可以彻底除去红斑

最后谈几个相关的细节问题

1:彻底除去红斑绿锈之后,能否恢复与铜器上原生铜光一致的效果

答:这个不一定,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的,原因是:青铜的锈蚀是一种发生在土壤中的电化学反应,因此锈蚀的产生是青铜合金中不同电位的金属元素之间的电位差形成的微区电池以及氧浓差电池造成的,你现在看见的铜光部分,是因为那一个区域富锡,而生锈的部分恰是因为铜光部分是腐蚀电池的负极,而形成的被腐蚀的阳极,简单说,只要一个铜器上有铜光干净的部分,就注定会有锈蚀部分,且这个锈蚀是铜器中的铜不断向外析出的结果,因此,即使你完全除去了红斑绿锈,它最终还是会出现一层致密有光泽的黑斑,这种黑斑,在大多数铜镜的绿锈根部,都是很容易看到的,因此在除锈前,请先谨慎考量是否要完全除锈,或者除某一部分。当然,也可以选择在出现这种黑斑的时候,选择用物理方法对黑斑进行清理,但是那样呈现出来的铜光,也和原生铜光的颜色有差异,特别是白光的器物,用物理方法除去黑斑以后,泛出的铜光也会略微偏黄,这是青铜锈蚀的基本原理决定的。

2:为什么我用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除去红斑以后,下面暴露出一层金黄色有金属光泽的粗糙面,那是不是就是露出铜底了?

答:金黄色的那一层并不是铜底,而是青铜锈蚀过程中析出的“纯铜晶粒”,相信很多藏友在用纯物理方法除锈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用小刀刮铜锈,在红斑之下容易刮出金黄色的一层且这一层闪闪发亮,其实这并不是青铜器的原有基底,而是红斑中比较靠下层的纯铜晶粒,用半胱氨酸盐酸盐络合红斑的时候,在反复几次之后,这一层纯铜晶粒容易比较完整地暴露出来,如果继续络合,那么这一层也会溶解剥落,它的下面会暴露出一层黑亮色的物质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青铜的各种锈蚀产物中,如果说红斑有高仿的,绿锈有高仿的,那么夹在红斑之间的这层纯铜晶粒则是只能在自然的电化学腐蚀中才可以生成并且堆积的,它是至今所知各种造假方法无法模拟出来的,因此不妨可以把这个当作一个比较可靠的鉴定标准。

3:为什么我用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去除红斑的时候,发现有些原本光亮的部分会发乌?

答:因为你使用了过期的半胱氨酸盐酸盐,它已经有一部分变成了带两个硫键的胱氨酸,在硫键作用下,铜上形成极难络合的硫化铜、硫化亚铜,如果生成了这两种东西,那么除非用剧毒的或者浓硝酸才可以去除这两种灰黑色的东西,因此在选购半胱氨酸盐酸盐试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按照现在我国对半胱氨酸的生产要求来说,一般半胱氨酸,半胱氨酸盐酸盐的保质期是2年,但是我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似乎只有1年内生产的试剂才是比较可靠的,因此藏友若使用这个方法,最好选购生产日期较近的。

4:你上面介绍的这几种试剂会不会很难买或者很贵?

答:上面我介绍的几种试剂除了半胱氨酸盐酸盐比较难买,别的都是很容易买到的,价格也不贵,比如调节溶液PH值的氢氧化钠,这个试剂只要8块钱左右,EDTA二钠试剂只要15块钱左右,半胱氨酸盐酸盐试剂属于生化试剂,稍微大点的化学试剂店也是可以买到的,一瓶也只需要20多块钱,而观察溶液PH值的PH试纸,一板也就2块钱,可以使用几十次

5:之前看见有藏友用丙酮除锈,最后杯具了,为什么?

答:丙酮和无水酒精只是用来松动土垢土壳的试剂,它并不能用来除锈,另外,丙酮因为被发现可以用来制造冰(和谐)毒,因此最近这一试剂貌似也被列为管制试剂。

6:除了你说的这几种试剂以外,还有哪些试剂可以用来除锈?

答:酒石酸钾钠,硫脲,都是比较经典的除铜锈的试剂,在文献中发现,不同坑口的锈蚀对不同的试剂有不同的敏感度,有些坑口的对相应的某种试剂非常敏感,而对别的几种几乎没什么反应,而这个差别不仅仅是干坑水坑的这么粗略的划分,比如见到有文献中称邢台地区所出一把商代的戈对硫脲反应敏感,而某些陕西山西坑口的东西对硫脲几乎不敏感,因此在除锈前要详细研究判断坑口,可以在隐蔽的部位先进行一下局部试验,以确定使用哪一种试剂比较好。

分享】21世纪最有价值的就是信息,闭门造车终成井底之蛙。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帮助他人的开始。互相交流沟通才能懂得更多。

主编微信ID:15156068007

主编平台ID:chineseart9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